2011.05.31
搬進自己的房子一週,忙著整理、物品定位,又要上班,又要整理,一個完整的房子機能,和以前在外租賃的空間利用是很不同的方式,目前歸位好的東西,還是常常忘記收到哪裡去了~(柯南說:房子太大了!都找不到東西=..=)
其實還沒有太多時間仔細品味搬進新家的喜悅,晚上還睡得不是太好;每天在屋裡,甚至還有那麼一咪咪像是"借住在別人家"的感覺~
“這是我們的家”這種感覺對我來說很奇妙,小時候是住的是爸爸媽媽家,當時最喜歡住在二伯母家;大學時到台北住宿舍,每學期都在換宿舍住;畢業後借住小舅舅家,之後住在租來的家。
可以說,我已經很習慣住在”別人的”家,沒想過會有”自己的”家。
現在,我有個整面牆的大衣櫥收納春夏秋冬衣,有全新的廚房隨我擺放鍋碗瓢盆、零食、咖啡、茶…,跟飯店一樣的乾溼分離浴室…
所有的空間規劃、擺設都可以隨我的意見決定,隨我的習慣設計,對於沒有持家經驗的我,很多地方還得學習。
我會努力,讓這個家成為一個精神上與實際上都很溫暖舒適的"家"
2011.05.22
依稀記得(近來忘性比記性好啊!)大概是民國92年的年底,搬進了萬利街這間租屋處。室友Eileen是小舅舅的昔日同事兼朋友,算是這間房子的二房東吧~
近8年來,在這間屋子我經歷了人生很多轉變的階段,工作上的、感情上的,快樂、悲傷、挫折、療傷…
我不算溫室花朵,但也不是太能吃苦,幸而長輩們疼愛,朋友們照顧,偶爾拉我一把,我從來沒有流落街頭,或是餓過一頓。我在這裡開始工作、開始獨立生活,面對進入社會後的一切。
隨著生活歲月的累積,房間裡的擺設,也從一開始的一張單人床、一張書桌、一個整理箱、一個衣櫃,越變越多…衣櫃兩個也不夠放,直到今年要開始打包搬家了,才發現這7、8年我身邊多了許多物品,捨不得丟的哩哩摳摳小東西累積得越來越多,就像年紀越來越長,生命中必須顧慮承擔的也越來越多了。
這些年,我自己也有了改變~
例如~心境比較”入世”了 努力增強豁達的態度
例如~學習人生要用智慧,不用聰明(是說也不聰明啦!)
回頭看搬空了的房間,一點點聲響都有迴音;少了我的物品的房間。看起來有些寂寥...
感謝這個房子保護我度過懵懵懂懂的社會新鮮人歲月,感謝這些年照顧我的小舅舅一家和Eileen。
我搬走了,但住在這裡的日子,將是我很重要的回憶。
留言列表